買大棗常常遇到尷尬:看著飽滿,咬下卻軟塌;同批干棗,有的糯香適口,有的卻硬得硌牙。其實,決定大棗“好不好吃”的關鍵在于脆、軟、糯、韌等口感特性。
過去靠“看一看、捏一捏、嘗一嘗”,結果容易因人而異,也難發現細微差別。
保圣質構儀能幫大棗產業把這些“感覺”變成“數據”。它通過模擬咀嚼、擠壓動作,把口感轉化為硬度、彈性、咀嚼性、黏附性等指標,讓品質有了量化標準。這樣不僅能減少人為偏差,還能在選品、加工、儲存的不同環節提供更可靠的參考。
三個應用場景
1. 鮮棗選品:通過硬度、脆度測試,區分適合鮮食與適合加工的棗,減少“外表好看卻不好吃”的情況。
2. 干棗加工:監測咀嚼性和彈性,幫助找到合適的烘干條件,讓干棗保持軟糯有嚼勁,同時便于制定穩定的工藝參數。
3. 儲存監測:儲存過程中,硬度和黏附性等指標能作為“預警信號”,在品質下降前及時調整儲藏條件,降低損耗。
無論是種植戶、加工廠,還是食品企業,保圣質構儀都能把大棗的“口感”轉化為“可控數據”,讓品質管理更有依據。
© 2019 - 上海保圣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備案號:滬ICP備14034510號-4 GoogleSitemap 技術支持:儀器網 管理登陸